11月下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的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扩大试点工作视频会议提出,今年全国50%的地区要试点“全民参保登记计划”,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基本参保人数达8.52亿,基本医保已覆盖95%以上的城乡人口。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是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惠及民生的基础性工程,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然而,实现这一计划并非一帆风顺,人社部副部长游钧指出,目前影响其实现主要有三个因素:欠费、断保问题增多,社保各险种支出增幅高于收入增幅,跨地区、跨制度社保转续顺畅等多元化群众诉求。
这些问题对实现全民参保登记影响几何?又该如何破解?《工人日报》记者对此展开了采访。
断保的人数连年攀升
今年6月30日,人社部首次发布社保发展状况年度报告——《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4》,报告显示2014年职工养老保险缴费人数比2013年增加470万人,增长率达2.5%,但职工养老保险中企业缴费人员占参保职工的比例从2009年起一直处于下降状态,2014年已降至81.2%,比2009年下降了6.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6年来,断保的人数连年攀升。
游钧说,受经济下行压力和结构、制度调整因素影响,一批落后和产能过剩企业面临关停并转,工人转岗或自谋职业,缴费能力下降,社会保险欠费和断保问题增多。
“断保即社会保险费断缴,主要指养老保险费断缴,包括退保和不再续缴两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潘锦棠介绍,断保人群主要是跨省打工的农民工、临时工,及城镇部分中小企业及其职工。
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秘书长房连泉告诉记者,2011年《社会保险法》实施,规定不能办理退保,只能转移接续,“而对于流动性强的群体来说,转移太麻烦,便出现了断保。”
潘锦棠表示,虽然早在2005年已经就断保增加了缴费激励规定,仍未能完全阻止断保,主要原因是参保人对养老保险的规定并不十分明白、企业为节约用人成本钻养老保险制度的空子,以及社保部门对企业监督不力。
“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即大家都登记参加社保,但是断保会影响全民参保计划的质量。”房连泉告诉记者,全民参保计划除了强调多登记、健全多缴多得奖励外,还可从制度设计方面,提高对个人的回报率,让参保有更大的吸引力,“让个人觉得多缴之后有更多的实惠”。
“缺口”怎么办 ?
2014年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比例已达到15.5%,预测2020年达到19.3%,2050年将达到38.6%,游钧指出,“这样的老龄化总量、程度、速度都是惊人的,也对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1月16日,财政部、人社部和国家卫计委对外公布了关于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的说明,显示2014年社保基金支出未超出收入,但17.2%的支出增幅明显高于12.4%的收入增幅,各险种均出现支出增幅高于收入增幅的情况。
据介绍,全国有22个省份养老金吃紧,扣除财政后入不敷出,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一些劳动力输出较多和老工业基地的省份,退休职工比较多,而参保人数相对较少。
房连泉告诉记者,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现状,可能影响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的积极性,但不会直接影响到养老金的当期发放,其原因在于财政补助是养老金的法定来源之一,中央和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将填补养老金的缺口,保障基金收支的总体平衡。
潘锦棠分析,1997年后开始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新制度,规定企业及其职工共同缴纳费率为28%的养老保险金,这28%既要负担“新人”自己,又要负担没有全程缴费的“中人”和已退休的“老人”等,产生了所谓的“缺口”。
潘锦棠说,要弥补养老金“制度缺口”,要靠“增收”和“节支”两个方面。增收就是增加养老金收入,壮大养老保险基金总量;节支即减少养老金支出,包括减少政府行政人事开支用等。
房连泉表示,当前正在进行的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小步慢走’的延迟退休方案,及明年启动的养老金入市等,都是其增收节支的重要手段。
“跨区转续,不像银行转账”
据人社部社保中心统计,2010年以来,跨省转续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的人次从2010年的28.7万增加到2014年的181.6万,增长了5倍多。5年间,累计办理跨省转续养老保险关系560.4万人次,累计转移资金931.2亿元。
2009年底以来,我国陆续出台《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和《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等,在制度上解决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职工跨地区、跨城乡流动时养老保险关系转续和衔接问题。
虽然在层面,养老金转移接续问题不存在障碍,但在实际操作时“不像银行转账”,有很多不便之处。房连泉介绍,“来往区域各种证明、手续的办理,资格的认定,年数的累计,跨省养老金的计算等问题都增加了养老金的转移成本。”
在潘锦棠看来,省际管理接续通道的不畅通,是断保增多的重要原因。
房连泉认为,“全民参保计划是一个全国性的概念,而不是地区性的。通过社保信息数据的全民登记、集中管理和动态更新,可以看到国家在往社保转续的便捷性方向不断努力。”
此外,房连泉认为,目前人社部门正在积极制定的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也有利于减轻因岗位和区域流动造成的养老金转续障碍。
游钧说,“这些特征要求我们不断地完善制度、创新工作方法,一方面要加强扩面,使社保全覆盖目标早日实现;另一方面还要改进完善制度机制,力求已参保的群体不流失或少流失,更好地保障权益,保证制度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