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四种人才 实现“秒批”
深圳“秒批”业务从大学毕业生拓展到在职人才、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预计每年惠及20多万名来深人才
深圳商报记者 徐恬 通讯员 王玲玲
深圳在职人才、留学人员、博士后引进“秒批”业务系统今天开始正式对外服务。记者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昨日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2月21日试运行以来已“秒批”通过近400人。“秒批”预计每年将惠及20多万名各类来深人才。需注意的是,“秒批”通过减环节等“四减”及零到场等“五零”措施,推动人才引进业务提速提质增效,但人才引进没有变,落户条件也没有降低。
4种人才引进业务类型实现“秒批”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赵忠良介绍,深圳于2018年6月推出大学毕业生引进和落户“秒批”,即无人干预自动审批。在实现大学毕业生引进和落户“秒批”的基础上,把“秒批”拓展到在职人才引进、留学回国人员引进、博士后入户及其配偶子女随迁。至此,4种人才引进业务类型实现“秒批”。
“秒批”改革惠及人数多。深圳2018年通过“秒批”接收90881名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接收人数的83.9%。2018年毕业生接收“秒批”办理为企业、申请人节约经济成本过亿元。此次改革将群体扩大后,预计每年将惠及20多万名各类来深就业创业人才。
“秒批”推动人才引进业务提质增效
“秒批”推动人才引进业务提质增效,实现“四减”,即“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零跑动”。以此次实现“秒批”的“招工”引进为例,减少4个内部人工审核环节,减少至少5项纸质申报材料,缩短10个工作日办理时间。
实现“五零”,即“零到场、零纸质材料、零排队、零跑动、零干预”。此举实现了无需往返多次,一次搞掂;无需纸质材料,一键搞掂;无需多部门跑动,一站搞掂;无需人工干预,一网搞掂。
“秒批”业务开启承诺制服务模式
“秒批”业务率先建立诚信申报机制,通过查询个人信用信息,为信用记录良好、诚实守信的申请人提供“秒批”便利服务。
“秒批”业务开启承诺制服务模式,将核查端口后移,对“秒批”通过后的业务相关申报材料的完整性、一致性、合规性进行核查,并通过业务抽查、定期返查、交叉检查等方式加强对“秒批”业务的事后监管。切实做到信任在先,过程监管,便民利民。
据悉,申请人可在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http://hrss.sz.gov.cn/)“通知公告”栏目查询人才引进办理通知和详细业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