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60岁以上长者注意了!凭身份证在可享一大波福利
深圳晚报2019年8月22日讯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深圳市决定扩大老年人享受敬老优惠待遇范围。自8月2日起,凡在深圳市居住、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含港澳台老年人),凭本人身份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都可享受敬老优惠待遇。
深圳市政府办公厅要求,各服务单位应主动对设施设备进行适老化改造,并积极应用新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服务;加强对老年人的专业指导和安全提示,引导帮助老年人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积极保障自身安全。
敬老优惠待遇:
(一)免费进入全市各公园;
(二)免费进入我市政府投资建设各旅游景区,鼓励社会投资建设旅游景区对老年人实行优惠或免费;
(三)免费进入全市各公共文化场所,如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图书馆等;
(四)免费或优惠使用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含公立学校体育场馆),其中收费项目除重要活动时外,应面向老年人设立免费或优惠的时段和区域,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应当遵从经营场所对参加人员的身体要求和相关限制;
(五)免费使用全市各公厕;
(六)在全市各机构看病,享受优先窗口和通道服务;
(七)积极引导律师向有需要的老年人优先提供服务,收费项目对老年人实行优惠;
优先向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公证法律服务,并按照有关规定减免公证费;
对于合法权益受到侵犯需要提起诉讼但无力支付律师费的老年人,只要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法律援助机构优先给予免费法律援助;
(八)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和轨道交通(限普通车厢)。
……这是真金白银的,更是一座城市的情深意长。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老年人年轻时为家庭、社会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年老时理应享受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关爱。因此,尊老敬老,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乐见越来越多的服务单位为老年人提供优惠、优先服务。
深圳扩大老年人享受敬老优惠,更大意义还不在钱上,而在于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想方设法让老年人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对于深圳这座现代化都市来说,不仅仅要实现“老有所养”,更要竭力追求“老有所乐”。认真地年轻,优雅地老去,有网友将其设定为人生“小目标”。如果说实现“认真地年轻”的目标,更多在于个人的奋斗;那么“优雅地老去”的达成,则更倾向于政府和社会深层次关爱力量的汇聚。这其实也提醒着深圳,做好老龄工作,需要更深入更细致更全面的发力。比如,在推出关于老年人的福利保障时,要兼顾对老年人精神生活层面的关心,使老年人有所养也有所乐。
更深入地看,应对老年人面临的医疗、养老乃至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心理问题,这既是一道文明命题,实则也是一道发展考题。养老服务发展的推进,老年人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既是老年人受益的过程,也是创造社会新发展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营造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社会环境,其实就是我们奋力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一个精彩侧面。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让人“老有所乐”,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还需儿女的力量。毕竟,不管政府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服务基础打造得如何牢固,儿女的高质量陪伴依然是老年人内心最本真的渴望。全国老龄办曾倡导推出“新二十四孝”,其中包含教父母学会上网、每周给父母打电话、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等。这与其说是儿女表达孝心的新方式,不如说是对年轻人“常陪父母左右”的一种善意提醒。
尊老敬老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赓续,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深层次彰显。看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关键在于这座城市对待儿童和老年人的态度。众所周知,深圳一直致力于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在善待老年人上,深圳同样表现出非凡的决心和意志。一座老人孩子笑开颜的城市,必然是一座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充实的宜居城市,也必将是一座值得为之奋斗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