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报记者 王茂程 通讯员 廖欣
“同志您好,请降低车窗,接受检查。”“感谢您的配合,请继续做好防护措施,一路平安!”同样的话大鹏公安机训大队辅警黄霖每天都要重复几百次,这是他在盐坝高速坝光防疫检查点执勤的第31天。自1月25日坝光检查点启动以来,他带领的值班组每天都要对经此入深的3000余部车辆和6000余名司乘人员进行检查登记,确保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
盐坝高速坝光防疫检查点是深圳市49个市际防疫检查点之一,也是全市10个一类防疫检查点之一,主要承担由惠深沿海高速坝光收费站入深车辆检疫工作,截至目前,检查点共出动检疫查控力量3900余人次,共完成对97607台车辆及279058名乘客的检验检疫工作,成为深圳东大门的抗疫“堡垒”。根据工作需要,检查点被科学划分为六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专人负责。其中,现场处置区负责做好发热病例现场处置工作,需送治的,由交警护送120急救车送治。
为应对节后返程高峰,盐坝高速坝光防疫检查点迅速启用四项科技手段助力检验检疫工作。一是增设5G红外体温检测系统,自2月3日起,坝光防疫检查点在全市率先启用5G红外体温检测设备,该系统主要针对大巴车乘客,实现对每位过闸乘客自动测温、自动锁定、自动报警。二是启用“深眼”识别系统,该系统通过车牌识别功能,可提取汽车行驶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对疫区车辆识别预警,及时告知工作人员重点检测。三是布设移动视频应用系统,公安科技部门在检查点共布设2套移动侦测球,实时监控来深车辆情况,同时,驻守现场的机训冲锋车携带有车顶视频监控设备,可随时调用,确保24小时视频巡查在线。四是安排无人机待命,飞手可随时操作无人机升空,查看现场情况,以便及时疏导或增加查验通道,缓解拥堵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