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报北京2月27日(驻京记者 李亚男)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就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工作情况,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会上,国家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王维胜表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已实施最严格的管控措施,对从事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经营利用的机构进行全面整顿。此外,《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是贯彻全国人大近日出台的《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的一个举措。国家林草局将对深圳有关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并提供指导和帮助、支持。
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新发案件已明显减少
野生动物违法交易成为公众关注焦点。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柳学军称:疫情发生后,公安部及时下发紧急通知,部署各地公安机关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已立案侦办涉野生动物刑事案件776起,收缴野生动物8.8万头(只),清理检查集贸市场、餐饮等场所29.3万处。通过集中打击,涉野生动物犯罪得到有效遏制,新发案件明显减少。
市场监管总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司长梁艾福说,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先后检查经营场所460万个次,监测电商平台、网站140万个次,督促下架或者删除、屏蔽相关的交易信息14万条,停业整顿市场和经营户1.1万家。
针对一些电商平台不法商家将野生动物的名称改成“暗语”进行交易的行为,梁艾福说,“不管是‘暗语’还是传统的名称,都会进入我们的监测以及电商平台筛查的敏感词或者关键词库,都会一样监测和处理。”
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将不断更新
王维胜在发布会上说,疫情发生以来,国家林草局及时、严格实施了最为严格的野生动物管控系列措施。包括明确要求各地对所有的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实施封控隔离,停止一切野生动物上市交易和运输等活动,严厉打击违法猎捕、经营利用野生动物的行为,并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全力配合疫病防控研究。截至2月26日,全国各地林草系统收缴野生动物39000多只。
一般的野生动物的销售经营是不是也要禁止和取缔?梁艾福表示,按照最新决定,无论是不是属于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凡是没有列入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陆生野生动物,一律禁止食用,当然目录也在不断健全和完善。
据悉,农业农村部正和国家林草局协商,进一步明确禁食范围,其中包括水生野生动物名录。
王维胜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后,国家林草局部署一系列措施,严厉打击乱捕滥猎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活动,取缔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净化网络空间,全面整顿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经营利用的从业机构,依法清理许可证件和文书,一律停止受理以食用为目的猎捕、经营野生动物活动的申请,严格规范对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动物活动的审批行为。此外,国家林草局还将推进《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录》调整进度,修订“三有”动物名录,完善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经营利用、标识管理等配套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
梁艾福强调,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监督。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全国12315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统一的投诉举报服务。
停止一切以食用为目的经营利用陆生野生动物活动
据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7日下发通知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将停止一切以食用为目的经营利用陆生野生动物活动。
通知要求,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全面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对市场上摆卖食用野生动物的摊位、门店、野味餐馆等场所一律依法予以关闭、查封,对网络发布的食用野生动物交易信息和其他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广告一律依法予以清除,对违法运输、寄递野生动物及制品的,加大查验追踪力度,依决定加重处罚。对违法从事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经营利用活动的机构,依法加重处罚;对取得人工繁育许可证,以食用为目的从事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的,须撤回并注销所核发的人工繁育许可证件或文书,并一律停止为食用目的出售、运输野生动物等活动。对以食用为目的从事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的机构,已取得以食用为目的的经营利用许可证件和文书一律予以撤回并注销或申明作废。
通知强调,自决定公布之日起,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一律停止受理以食用为目的猎捕、出售、购买、进口野生动物等活动的行政许可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