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报北京3月12日电(驻京记者 李亚男)“总体上,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新增发病数在持续下降,疫情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这是记者今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的好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通报疫情情况后表示:世界卫生组织评估认为,此次疫情已具有大流行特征。当前我国仍需坚持把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随后,发布会围绕市场监管和风险排查等情况,回应了近期社会关注热点。
全国开展隔离观察场所隐患排查
泉州欣佳酒店坍塌事故是最新热点事件。应急管理部安全基础司司长裴文田详细介绍:经过现场112小时不间断的施救,截至12日11时4分,现场搜救出第71名被困者(无生命体征),搜救工作基本结束,事故共造成29人死亡。
初步调查情况显示,这是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该酒店多次违规改建,暴露出地方有关方面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不落实。国务院决定成立事故调查组,严格依法依规追究事故责任人相关责任,包括责任。
“这起事故再次提醒大家,越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安全生产的红线、底线不能有丝毫松动。”裴文田介绍: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专门召开全国视频会,对当前涉疫场所和复工复产安全防范工作做出具体部署,全国立即开展特别是隔离观察场所建筑安全风险和隐患排查。
30万个高危企业人员到期证件自动顺延
为满足需求,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产能,给安全生产带来挑战。
“特别是酒精、双氧水等消杀类产品本身就是危险化学品,这些企业对生产装置设施的运行、安全管理等工作都是十分严峻的考验。”裴文田说,为此,应急管理部多措并举,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的安全服务和监管工作。
据裴文田介绍,应急管理部出台服务推进复工复产八项措施,从到期证件自动顺延、行政审批网上办理、简化复工复产手续等方面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据统计,截止到3月9日,全国对已到期的约30万个高危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证书自动顺延。
查获问题口罩8066万只
疫情发生后,制售假冒伪劣口罩、消毒剂等防护用品的行为屡屡出现。针对这一现象,执法稽查局局长杨红灿表示:早在2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八大部门联合下发紧急通知。1个多月来查获问题口罩8066万只,查获其他问题防护用品比如消毒水等37万件。
杨红灿强调,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推进专项行动,对制售假冒伪劣防护用品的违法行为“严惩不赦”。同时将与公安机关密切配合,加强行刑衔接,追究其刑事责任。
药品质量状况总体良好
药品也是此次市场监管的重点。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管司司长袁林给出一组数据:截至3月11日,全国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共组织抽检疫情防控用药4433个批次,完成其中的2532个批次检验,合格率达99.88%。
同时,国家药监局对全国在用的药品(包括国产和进口药品)进行实时不良反应监测。袁林说,国家药监局针对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推荐的产品进行了专项部署和重点监测。“截至目前,监测系统尚未收到新冠肺炎治疗药品不良反应的群体事件报告,也没有发生明显的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