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盛商务CNZSHR获悉: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档案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90号,以下简称《通知》),就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建立健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公共服务体系提出要求。
《通知》强调,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实行“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管理体制,由县级以上(含县级)公共和人才服务机构以及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的单位管理,其他单位未经授权不得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跨地区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可由其户籍所在地或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管理。
《通知》指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是基本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的重要内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本公共服务包括档案的接收和转递;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和归档;档案的整理和保管;为符合相关规定的单位提供档案查(借)阅服务;依据档案记载出具存档、经历、亲属关系等相关证明;为相关单位提供入党、参军、录用、出国(境)等政审(考察)服务;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等7个方面内容。
《通知》要求,自2015年1月1日起取消收取人事关系及档案保管费、查阅费、证明费、档案转递费等名目的费用,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要提供免费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本公共服务。各地要将相关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通知》规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应真实、准确、完整、规范,如实反映存档人员的出生日期、、工作经历、职务任免、职称评审、奖励处罚、政治面貌等基本情况。存档期间不再调整档案工资,档案行政(工资)介绍信、转正定级表、调整改派手续等材料不再作为必备材料。
《通知》强调,要严肃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纪律。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涂改流动人员档案,严禁在年龄、工龄、党龄、学历、经历和身份等方面弄虚作假,严禁为不符合规定的人员新建、重建档案,不得无故推诿拒收档案,不得出具虚假证明,不得擅自向外公布或泄露流动人员档案内容。对违反规定的,由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严肃查处。
此外,《通知》还对推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强安全管理等工作提出了要求。
据专家估算,全国200多个地级市,每个市每年收取档案费少则数百上千万元,大城市动辄上亿元,全国每年收取的档案保管费至少达数十亿元。由于数额较大,使用、支出的具体细目又很少公开,档案保管费一直饱受质疑。
今年8月有媒体说,在各种档案保管群体中,公务员享受免费,国企职工则由单位付费。这意味着,收入稳定的人群享受免费档案保管服务,而流动人员则要为自己的档案向管理机构付费,不免让人觉得有失公平。
这项备受争议的收费,在江苏、浙江(比如诸暨等)、河北、山东的部分城市已停止收取,但全国多数地区仍在收取。
专家认为,免除档案保管费,是打破人才流动藩篱具体、有效的手段。虽然地方政府少了一笔小钱,却能给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四类人群都属“流动人员”
根据广东省委组织部、广东省人事厅《关于强化我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统一管理的通知》(粤人交[1996]4号)中的解释,流动人员主要包括四类:辞职、辞退、辞聘、解除合同或被除名、开除的原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暂未落实接收单位的大中专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军队转业干部;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及公派出国留学逾期未归的人员;乡镇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境外驻粤代表机构录(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毕业研究生等。
个人档案主要用途:
个人档案最主要是在个人办理转正定级、申报职称、确定身份、核定工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政审、出国政审以及办理离(退)休审档、办理计划生育和出具婚姻状况等证明时会用到。
答疑
档案自己保管行不行 ?
问:小宋毕业后一直把档案揣在自己身上,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答:按照国家规定,档案是不能由个人自行保管的。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一般来说档案不予接收。为确保档案材料的真实性,这类档案需拿到原档案管理机构或形成档案材料的相关单位重审,有确认档案材料真实无篡改记录证明时,人才服务中心方可接收。
哪里能找到档案?
问:由于工作的调动频繁,最后不知道档案换到哪里?怎么去寻找?
答:如果是退伍军人不晓得自己档案在哪,可以咨询部队所在地区的民政部门,因为大部分退伍军人的档案存放在那里。其他人可以寻找自己最后所在的单位或者学校。
单位不在了怎么办?
问:钟先生原来在东门一个电机厂上班,档案在单位,单位早就不存在了,应该在哪里找档案?
答:分为两种情况,如果原单位归并或重建,可以找归并和重建的单位。如果既没有归并也没有重建,寻找人只能前往档案管理部门咨询,视情况处理。档案丢了怎么办?
问:在外地工作的刘先生1993年回到成都,他的档案被调到前工作地的社保局。2004年社保局却告知他档案已丢失。
他该怎么去补办?
答:档案掉了只能依据自己的履历一一寻找相关学校、单位开具证明。材料复印件必须盖章生效。
通常个人档案建立是从高中开始,那么丢失者需从高中阶段直至目前将材料补齐。像刘先生这种被存档单位弄丢的,那么此单位应帮助丢失者联系以前履历表中所涉及的单位,协助补齐材料。而无法找到相应单位的只能自己逐步找履历所涉及单位开具证明。
应届生怎么办理?
问:25岁的小黎工作两年后打算考公务员,但档案找不到了怎么办?
答:应届生当学校档案寄到人才中心之后,应及时到人才中心办理。首先通过学校将档案寄到市人才中心,查到档案到后,登录www. rc114.com(成都人才网),填写报到申请打印出来后盖工作单位印章。然后携带报到申请表和身份证复印件到人才中心办理即可。
另外,特别提醒下,国家统招大专、本科生毕业工作满一年,研究生工作定了后,一定要填写《高等专业学校毕业生见习期考核鉴定表》并交到档案存放机构人才服务中心,这样才能正式确定干部身份和计算工龄。以后要转档案也必须要用到鉴定表。
在,干部档案由组织部门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及国企员工档案由单位管理,流动人员档案由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等机构管理并收取人才档案保管费。2000年,档案保管费最高达1240元/年,后降为840元/年,2004年再次降为每年240元,整体服务则为500元/年。由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代理保管的档案超过10万份,档案保管费全部上缴财政。
自2014年9月1日起,在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保存人事关系及人事档案的,免收保存人事关系及档案保管费。另据了解,从2012年起,深圳市多个区就将档案管理费用列为“减负”项目,采取不同的形式减轻交费者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