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1日,上海】中国最大的人力资源媒体公司HRoot在上海中心隆重发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2016 HRoot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研究报告》,本次研究报告由HRoot旗下的《人力资本管理》杂志独家研制并发布。这一报告长达650页,字数达30多万字,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发展历史、现状、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对策以及探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营路线图等。本次报告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相关监管机构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运营管理提供更清晰、更直观的洞察。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为中国特色的以空间集聚、资源共享为特征的人力资源服务配置市场化的重要形式,从2010年开始以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标志,迅速成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态势之一。2010 年11 月9 日,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的建设在上海拉开序幕:由人社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由上海市人社局和闸北区承建的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正式揭牌。此后,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建设呈现星火燎原之势。截止至2016年1月,中国已建、在建中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有41家,其中国家级别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6家,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18家。
随着各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兴建,带来了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招商的迫切需求。然而,公信力强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核心数据却寥寥无几,使得众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虽有意借助产业园的优惠积极推动自身业务,却因缺乏决策依据而犹豫不决。同时,由于各地产业园区位、经济环境与市场发展的差异,不少新建、筹建的产业园在管理与经营方面都在尝试与探索阶段,需要相互交流学习。同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集聚方式,发展时间短,操作经验不多,即使目前发展比较良好、模式稍显成熟的产业园也需要一个梳理和沉淀思路的过程。
为了更直观、全面的了解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现象,从而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整体发展,本次研究报告通过文献整合、问卷调查和采访三种方式相结合,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现状、发展与未来趋势上做出基于原始数据的阐述与观察,帮助解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相关各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促进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这一特殊的行业集聚模式进行深入了解,对其发展现状和问题做出进一步探讨。
本次研究报告由中国最大的人力资源媒体公司HRoot编制而成,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和人才金港作为本次研究报告的重要支持机构,对于本报告做了大量的支持性工作。同时调研方法包括:HRoot编辑团队对数十位中国政府官员、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专家、各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负责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负责人进行深入访谈;根据官方、权威的历年数据进行推算,数据来源包括中国政府部门权威报告、出版物、中国经济数据、年龄人口数据、中国各行业人口、收入数据、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公开数据等;文献研究法,国内外人力资源行业专业研究报告。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同时为加强全球与中国业务的可比性,此报告中由HRoot推算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各领域市场规模采用的是净服务费。
3月30日下午1时30分,《2016 HRoot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研究报告》发布会正式开始, HRoot副总经理王莹女士首先致开场辞,并对中国最大的人力资源媒体公司HRoot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本次研究报告的编辑委员会全体成员也亮相发布会现场。
HRoot副总经理王莹女士致开场辞
《2016HRoot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研究报告》编辑委员会成员合影
在大会现场,HRoot公司总经理唐秋勇先生、HRoot总编辑和研发负责人潘小燕博士对报告精华内容进行了独家解读。
HRoot公司总经理唐秋勇先生进行精彩分享
HRoot总编辑和研发负责人潘小燕女士带来精彩分享
此次报告对于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主要调研结果如下:
在国家和地方的积极布局下,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蓬勃兴起,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在深刻改变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模式;
从规划面积、营收、税收、招商数量、投资金额、资产总额、园区企业集聚数量、当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当地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数量等不同纬度可以解读中国各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发展现状。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为人力资源服务业空间集聚的一种新兴形式,具有一般产业园的特点,如具有产业集聚效应,享有国家或地方优惠政策等,还更加注重人力资源服务专业性特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具有社会与经济效益并重、开放式平台、产业链、服务互补、要素集聚等五大特点;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建设模式主要分为政府投资建设、政府投资土地企业开发、政企合作开发三种模式;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管理模式则分为行政主导型、公司治理型、混合型管理三种模式;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运营模式主要表现为入园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为主、提供整个配套物业服务为辅;
从园区的发展模式与类别看,新建设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较多采用 “一园多区”模式。另外,从资源整合及协同效果看,“一园多区”、“园中园”的方式为较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所使用;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激励政策主要包括财税优惠政策、专项产业财政扶持资金、企业集聚奖励(龙头、重点企业)、人才奖励政策等;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产业链条的完整度与当地经济、政策、人力资源产业的成熟度息息相关;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已经意识到品牌宣传对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盲目跟风建设、产业园定位不清、产业链多而短、同质性较高、园区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的选址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涉及到对自身经济实力、技术、资金的要求。结合众多产业园区项目实操经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主要选址应位于城市中心附近到近郊。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需要根据自身的战略和功能定位对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规划建筑配比。一般而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筑使用侧重办公、孵化、研发、会议、、展示等功能设施。
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发展角度而言,对小微企业的培育和孵化应是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核心功能之一。产业园应重视本土企业的培育,集聚当地小微企业,发展多种业务,尤其是“小而精”的特色型公司来满足企业的特别需求,使得产业园能以出众的综合人力资源服务解决方案而显示其差异化优势;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营方本身可以作为“龙头”,引导和帮助园区入驻企业通过相互了解与优势互补,结成战略联盟,开拓市场、创新服务,起到引领行业的作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需要注重软环境建设、设施配套、生活便利、信息互通甚至交通便捷等需求,将会对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管理者要跳出“房东”思维,将简单的招商入驻变为主动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入驻企业培育商机,并为入园企业提供行业梳理、资源整合、品牌建设、产业链深化完善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建设受益于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各种新兴技术的快速渗透,也可以突破过往传统的地域限制特点,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平台模式等也加快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信息化服务能力,向着智慧产业园区发展;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未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开发模式将主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共享经济+社群经济+体验经济”的影响下,未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将形成新型“服务+资本+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生态产业链。
为了能更好地协助各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实施有效的战略部署、建立互联互通促进机制、加快完善行业标准规范、培育良好的市场服务和应用环境,并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由HRoot发起筹建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促进联盟筹备委员会”于3月30日正式成立。
本次发布会还隆重举行了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促进联盟筹委会”成立仪式,筹委会成员单位包括:苏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烟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宁波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以及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作为成员代表,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袁培林先生、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配置处处长罗洁女士、成都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游永志先生在发布会现场进行了精彩发言,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智人力资源研究院首席专家王旭博士作为筹委会的唯一企业方代表进行了精彩分享。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促进联盟筹备委员会”将在塑造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新业态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促进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繁荣和发展。
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袁培林先生进行精彩发言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配置处处长罗洁女士进行精彩发言
成都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游永志先生进行精彩发言
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智人力资源研究院首席专家王旭博士进行精彩分享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促进联盟筹委会”成员合影
下午5时,《2016 HRoot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研究报告》发布会正式结束,调研报告以深刻的内容、国内外丰富的、独到的分析得到参会嘉宾与专家的广泛赞誉与认可,此次发布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