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说
全面"二孩"实施后,身边可爱的baby明显多了!但是,你能没有注意到,高龄、高危孕产妇也明显增多,而危及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生命安全的风险也在增加。
2016年,福田区卫生计生局与南开大学对福田辖区的联合调研显示,全区符合生育二孩条件的目标人群18.39万人,35岁及以上育龄妇女占38.63%。而有二孩生育意愿的育龄夫妇中,计划在3年内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占52.44%,计划在3—6年生育的占4.64%,其余42.92%在当前尚无具体时间表。
也就是说,一部分原来不符政策而未再生育的高龄育龄妇女加入到了生育大军中。
(高龄育龄妇女指年龄在35岁以上妊娠的孕妇,或受孕时34岁以上的产妇)高危高龄孕妇的增多,也带来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高风险。
如何才能让宝宝更加健康的来到这个世界呢?
有很多举措!
为了应对“全面二孩”后再生育风险升高的问题,市卫计委在要求深圳全提供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医院开设专门的二孩(高危)咨询门诊,提供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常规开设孕妇学校,对建卡的孕产妇则进行全市信息动态联网的基础上,深圳拟规定设产科的医院设置优生优育门诊、二孩门诊,为准备再生育的夫妇提供生育力评估、检查、咨询与指导。
下一步,市卫计委将通过该委网站动态公布全市产科床位分布和使用情况,引导市民获得就医指导,引导孕期检查正常的孕妇近选择合适的医院分娩,以及就近选择分娩医院;要求设产科的医院设置优生优育门诊、二孩门诊,并做好高危评分和高危孕妇专案管理;落实孕产期保健分级管理办法和急危重症孕产妇的转诊会诊制度,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畅通。
除了二孩门诊,孕妈的福利或将升级!
深圳力争生育津贴延长至178天!
深圳市总工会坦言,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及产假延长
女性在职场中遭受的“职场隐形性别歧视”更为明显,目前从全国总工会到省、市地方工会已关注并采取系列举措。
来看看深圳为促进公平有哪些举措
01深圳力争生育津贴延长至178天
市总工会建议将生育津贴延长到产假奖励假,促进就业公平。“生育津贴的设立初衷就是为了均衡用人单位生育费用的负担,目前产假的奖励假已延长至80天,几乎占了带薪产假的一半,如果生育津贴不能覆盖产假奖励假,那么生育津贴设立的目的将大打折扣。”
深圳市妇联透露,今年将联合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工商联等,就深圳市女性就业性别平等问题开展调研,力求通过沟通,改变目前“只有正常产假98天才能享受生育津贴”的局限,将生育津贴延长到178天。
02缓解二孩政策和产假延长的“副作用”
由于女性个体应对就业歧视的能力有限,深圳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建议,政府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缓解二孩政策和产假延长带来的“副作用”:一是通过生活的形式,直接减轻家庭育儿的经济压力;二是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为有幼儿的家庭提供优质廉价的家政、育婴、托幼等服务,减轻女职工家庭的负担;三是向用人单位提供政策倾斜或经济补贴,鼓励用人单位设置哺乳室、托儿所等育婴设施。
03规模以上企业将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
下一步,市总工会将主动与企业方对接,要求规模以上企业单独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中小型非公企业签订区域性专项合同,女职工较集中的家庭服务业、金融保险等行业签订行业性专项合同,将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安全安康等涉及女职工权益利益诉求的内容,写进企业《集体合同》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文本中。同时,执行监督检查,密切关注“全面二孩”政策下女职工权益受侵害等问题,依法维护女职工的生育权、权和休息休假权,杜绝侵犯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事件的发生。
04拟建立促进女性公平就业约谈机制
此外,市妇联今年还将建立促进女性公平就业机制。第一步是拟建立促进女性公平就业约谈机制,通过对招用、录用过程中歧视女性的突出行为,向用人单位通报情况,指导、督促用人单位转变歧视观念,改正歧视行为。对拒不参加或约谈后拒不改正歧视行为的被约谈单位,妇联组织将联合相关部门对被约谈单位进行查处。第二步则根据深圳女性就业性别平等调研状况,构建促进女性公平就业机制,包括受理、调查、检查、处罚等。
最近有了宝宝的奶爸奶妈们也要留意了!
微信即可办计生证及生育登记!
7月5日期,大家只需关注“广东生育服务”微信公众号,动动手指填写申请信息和拍摄上传办事材料,就可完成申办手续。后台审核通过后,会通过微信及短信通知,收到通知后可携带原件到就近的计生办事窗口现场核验并领取证件。
据透露,广东生育服务微信公众号年内还将陆续上线再生育审批、《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申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补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业务查询等事项。
2018年,广东还将实现与多个流(出)人口大省合作开展跨省办证。目前广东已和湖南、江西两省实现了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的实时互联互通,湖南省籍入粤务工居住人员已经可在广东办理该省计划生育服务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