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交
一、参保险种与参保主体
灵活就业个人交社保:通常只能缴纳
企业职工单位交社保: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这五险。
灵活就业个人交社保:参保主体是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保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是个人自愿的自我保障行为。
企业职工单位交社保:参保主体是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
二、缴费相关
2.1缴费险种:
灵活就业人员通常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极少数省市可交失业保险;
企业职工单位交社保则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2.2缴费比例
灵活就业个人交社保: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一般为 20%;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不同省市有不同,一般在 5.6%-11%。
企业职工单位交社保: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通常为 16%,个人缴费比例为 8%;医疗保险单位缴纳比例一般为 8% 左右,个人缴纳 2%。
2.3缴费基数
灵活就业个人交社保:可在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 60%-300% 范围内自由选择。
企业职工单位交社保:按照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的月均值来确定,相对较为固定。
2.3缴费负担
灵活就业个人交社保:全部费用由个人承担。
企业职工单位交社保: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单位承担大部分,个人承担小部分。
三、待遇享受
3.1
3.2退休年龄
灵活就业个人交社保:男性一般 60 周岁,女性一般 55 周岁。
企业职工单位交社保:男性 60 周岁,女工人 50 周岁,女干部 55 周岁。
3.3生育待遇
灵活就业个人交社保:不能交生育保险,没有生育津贴,极少数省份可报销产检和分娩费用。
企业职工单位交社保:有生育保险,可领生育津贴,可休产假,生孩子产检和分娩费用可按规定报销。
3.4工伤待遇
灵活就业个人交社保:没有工伤保险,无法享受工伤待遇。
企业职工单位交社保:在工作中发生工伤,可享受相应工伤待遇。
3.5医保报销
灵活就业个人交社保:缴费基数和比例不同,部分地区按低档缴纳无个人账户返钱,报销比例可能与职工医保有差异。
企业职工单位交社保:一般每个月个人账户会有一定金额返还,累计缴满当地医保年限,退休后无需缴费可保障终身。
3.6其他待遇:
企业职工有生育保险,可享受生育津贴、产假等;单位缴纳社保的职工还可享受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待遇。
灵活就业人员没有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极少数地区可享受失业保险
四、参保性质与缴纳方式
灵活就业个人交社保:参保是自愿行为,需自行准备材料前往社保局缴纳。
企业职工单位交社保:是
五、缴费年限
灵活就业个人交社保: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要求与企业职工单位交社保一致,养老保险需累计缴满 15 年,退休后可按月领取养老金;医疗保险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需累计缴满当地规定年限,退休后可享受终身医保待遇,不同地区对医保缴费年限规定不同,一般为 20-30 年。
企业职工单位交社保:养老保险需累计缴满 15 年,退休后可领取养老金;医疗保险需在退休前累计缴满当地规定年限,一般男性为 25-30 年,女性为 20-25 年,退休后可享受终身医保待遇。
六、养老金计算
灵活就业个人交社保:养老金计算方式与企业职工相同,基础养老金 =(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缴费年限 ×1%;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在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等相同的情况下,与企业职工领取的养老金相同,但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选择更灵活,若长期按较低基数缴费,养老金会相对较低。
企业职工单位交社保:企业通常会按职工实际工资确定缴费基数,相对较为稳定,若工资较高且持续增长,缴费基数也会相应提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相对较高。
七、参保手续与管理
灵活就业个人交社保:参保人需携带身份证、户口本等相关证件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手续,部分地区可通过线上渠道办理。缴费方式多样,可选择银行代扣、网上缴费、自助终端缴费等。社保关系管理相对灵活,可根据自身情况暂停、续保或转移社保关系。
企业职工单位交社保:由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统一办理参保登记和缴费手续,职工只需提供个人相关信息。单位每月从职工工资中代扣代缴社保费用,管理较为规范和集中。职工社保关系与单位绑定,离职时需办理社保转移手续,将社保关系转至新单位或灵活就业社保账户。